16年后,“双11”被推翻重来

640-209

作者 | 尹乐

编辑 | 趣解商业消费组来源 | 趣解商业

今年的“双11”,注定与往年不同。

“双11”前夕,阿里和腾讯终于结束了长达11年的“相互屏蔽”,淘宝官宣购物可用微信支付,两大巨头重新“联网”;此外,有消息称京东也将正式接入支付宝支付,预计在“双11”前夕推出。除了支付层面,淘宝天猫还首次接入了京东物流,平台商家将能够选择京东物流作为服务商,而京东快递也接入菜鸟系统。

今年的“双11”,于变局中开新局。头部平台的互联互通,为今年的“双11”释放了史无前例的利好消息;这也是在电商大促热度遇冷的当下,难得一见的热闹时刻。

“史上最开放双十一”

今年的“双11”,战线被再次拉长。

根据不同电商平台公示的时间计算,今年“双11”或将达到26-34天,而2023双11仅为22-24天。这些平台的行动也标志着,今年双十一成为了“史上最早双11”,并且也是跨时最长的一届双11。

640-90

图源:微博截图

除活动周期延长外,各电商平台也相继亮出“杀手锏”。

除跨店满减、单品折扣和平台消费券这些主要促销手段之外,天猫今年将额外投入300亿消费券及红包促成交。据天猫官方宣布,今年的“双11”将会是补贴力度最大,红包最多的一次。

京东“双11”则仍然主打”又便宜又好”的策略,今年主推满300元减50元的跨店满减,同时叠加平台满200元减20元补贴券活动;一向“低调”的拼多多也在今年首次推出了“百亿消费券”活动并升级推出了“超级加倍补”政策。

640-210

图源:罐头图库

但今年“双11”最大的变化,在于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高墙壁垒首次被打破。

随着阿里和腾讯宣布结束超过十年的相互“屏蔽”,腾讯触及到了被阿里视为“命脉”的电商场景,阿里则有望借助微信生态的庞大流量入口,或将为淘系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不仅是微信与淘宝,“老对手”阿里和京东也互相“开放”了;据“趣解商业”了解,目前,京东物流与淘天平台的系统对接已基本完成,正全力备战“双11大促”,很多淘宝用户已经体验到了京东物流所带来的便捷。

640-211

图源:罐头图库

“这次的互联互通让京东物流业务获得新增长,支付宝也会从京东商城获得更多收入。”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物流和支付属于产业服务业务,对于淘天和京东各自的电商主营业务更多起到助力作用,互相促进。

可以说,今年双11也是“史上最开放的双11”,或许也将成为中国电商甚至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分水岭。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平台间壁垒的逐渐消除,电商市场的竞争格局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调整;竞争将更加集中在产品质量、价格优势、服务体验等核心要素上,而不再是单纯的价格战。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他们可以在更广泛的选择中,找到性价比更高的商品和服务。

庄帅也提到,“大厂之间已经处于存量市场的竞争阶段,都各自有着新增长和提升盈利能力的需求,不是一味地竞争,而是借助对方的优势和力量互补发展才是正确的思路。”

直播电商的“至暗时刻”?

不可否认的是,当低价促销变得司空见惯,消费者对于“双11”的新奇感和兴奋度正在逐渐减退。

随着2023年电商平台的低价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双11”更是直接引爆了全网低价竞赛的高潮;可即便如此,这一年的双11整体交易额却没有实现明显的增长。

640-91

图源:格隆汇

到了2024年,“双11”又到了下一个“十字路口”。

时至今日,直播电商早已成为“双11”的焦点,超头主播们不仅为双11贡献了巨大的GMV,也是备受瞩目的“流量担当”。

但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红主播在直播间里高声呐喊的场景,已经很难再轻易打开消费者的钱包,直播电商行业也正在进入的新转折点。尤其是今年“双11”前夕,三只羊、东北雨姐等多名直播电商头部主播接连“翻车”,导致直播电商行业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何让直播电商生态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640-92

图源:微博截图

不仅是消费者开始对超头主播“祛魅”,商家和品牌方也逐渐对超头主播“祛魅”了。

“直播电商已从娱乐红人模式进入品质直播新阶段。”淘宝直播店播总经理袁媛表示,专业主播、品牌货盘、平台优质服务保障协同的品质直播模式成为行业主流。

在她看来,头部主播大面积“退烧”,也让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脉冲式售卖”的节奏并不是长久之际,而是要去追求更加稳健长期的增长。“无论是用户还是商家,都不应再过度追求网红主播带货,尽管与头部主播合作让商家短期有一个生意增量,但从用户的留存及长期生意增长来看,帮助并不大。”

640-212

图源:罐头图库

对平台来说,新主播入局自然意味着新增量,但对带货主播们来说,直播带货的赛道则是越来越拥挤。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调研数据,相较于行业发展早期,中国直播电商市场的增速在2023年-2026年间将出现一定下滑,行业未来将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并步入精细化发展阶段。

640-18

图源:艾瑞咨询报告截图

同时,近年来官方和平台方也在从法律法规和直播平台规则层面对网络直播和直播带货的乱象进行了持续的监管和治理。一方面,《电子商务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的出台,明确了直播电商主体的权利义务,为依法治理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加大了对直播电商领域的执法力度,对违规主播及企业依法惩处,形成震慑效应。

面对直播电商行业的“信任危机”,监管部门和平台的监督以及新政策的落地实施,为重塑行业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撑。

“双11”还能卷什么?

与往年主打“低价”不同,今年电商平台们在优化用户体验上用了很大心思。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2024年的“双11”活动更多注重平衡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都相继推出了一些政策助力商家降本增效,以此来“争抢商家”;同时为用户体验保驾护航,从“价格战”转向了“服务战”。

640-213

图源:罐头图库

在商家扶持方面,京东提出“双11”期间帮助“日销破万元”的小微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2倍,同时让销售超500万元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50%;天猫“双11”期间将为参与大促的所有淘宝天猫商家免费提供“先用后付”服务,并投入300亿消费券及红包、百亿购买流量,为商家拓客流;抖音电商针对商家运费险推出系列降本措施,符合条件的商家或达人运费险成本将降低10%-40%不等,预计全年可以为商家节省超过40亿元。

在用户侧方面,拼多多宣布“买贵必赔”升级为“买贵双倍赔”,“双11”正式开启后两天生效;抖音电商推出一件立减15%、官方直降等优惠,平台还推出了服饰“退换无忧”、珠宝“先鉴后发”、生鲜“坏了包退”、家电“以旧换新”等服务权益,让消费者省心下单。

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来,电商平台在“双11”期间推出各项扶持政策,有利于降低商家经营成本,吸引中小商家入驻,进而优化平台生态。对商家而言,经营负担被减轻,提高服务效率,增加更多曝光机会;对平台而言,能够优化商家生态,增加商家的种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从而间接提升消费者体验。

640-93

图源:抖音电商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国内电商平台已经将“双11”战火烧向海外。

速卖通已经启动“百亿补贴”品牌出海的双11招商。据“趣解商业”了解,今年是速卖通百亿补贴首次参与双11,品牌商家将拥有专属场域和确定性的出海解决方案。

在海外各大主要市场,“双11”作为新晋顶流,让各路电商平台和零售企业,甚至是支付和物流等行业企业,都在这个周期内打得“热火朝天”。

淘天方面称,今年双11期间,淘宝出海将再升级,包邮区扩容至10站;京东方面,得益于直采自营、遍布全国的保税仓网络及高效物流网,京东国际承诺80%的爆品可以实现“211次日达”,日本、法国、美国等地的直采商品还能提供直邮服务。

事实上,早有外媒将“双11”称之为“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大协同”。

2019年10月,美国知名项目管理研究杂志《PM Network》评选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个项目”,“双11购物节”与互联网、阿波罗登月、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共同入选,位列第六。该杂志指出,这场狂欢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打通了购物和娱乐之间的界限。

640-94

图源:微博截图

未来,想要自家的“双11”实现新增长,电商平台还需做好哪些功课?

曹磊提到,目前售后服务已经成为区分平台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口碑传播效应对电商平台来说至关重要,毕竟现在是存量市场竞争阶段,有了用户才有流量。”

“双11”的可持续增长,必须建立在对市场及其演变的深刻洞察之上,这场竞争的核心已超越单纯的价格战;电商平台须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放在首位,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才能让“双11”保持活力和增长。

本文(含图片)来自网络或作者投稿,不代表消费志立场。发布者:xiaofeizhi,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zhi.com/2024/8951/

(0)
上一篇 26 10 月, 2024 12:12 下午
下一篇 26 10 月, 2024 12:16 下午

相关推荐

  • 猪市回暖了?牧原等多家头部企业三季报预盈

    生猪价格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回暖,企业端的业绩表现也在验证这一点。随着三季度业绩预告的陆续披露,多家头部猪企都预计前三季度扭亏为盈。而盈利的背后主要得益于生猪价格同比上涨和生猪养殖成本的同比下降。 猪企迎来扭亏为盈了? 近期,上市猪企三季度业绩预告陆续披露。其中,牧原股份、ST天邦、大北农等多家企业均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同比成功扭亏。 数据显示,202…

    15 10 月, 2024
  • 42万家门店,超3000个品牌,新茶饮靠什么拿捏了年轻人?

    3000+个品牌、近42万家门店、近1500亿元的市场规模,不到10年的时间,新茶饮从一个微不足道的细分品类成长为主流赛道。 窄门餐眼截至2024年5月8日的数据,新茶饮3172个品牌开出了418403家门店。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联合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发布的《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全国新茶饮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498亿元。 新茶饮业内普…

    15 5 月, 2024
  • 2024年“贵族”酸奶集体“跳水”,怎么破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大局财经,作者 | 向雨 近期,低温酸奶市场陷入低迷,销售额和销售量连续多月下滑,形势堪忧。尤其是在 2024 年春节期间,酸奶类目销售额降幅竟高达 21.01% ,这究竟是何原因? 各大品牌为挽回颓势,纷纷采取降价措施。 然而,降价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面对市场困境,品牌们或许应该更深入地思考:除了价格,还能从哪些方面吸引消费者?…

    19 3 月, 2024
  • 平价雪糕重返江湖!钟薛高几乎销声匿迹

    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炎热的夏天也不远了,冷饮(包含冰棒、雪糕、冰淇淋等冷食)商家正在紧锣密鼓地备货。近些年,商超、便利店里的高价冷饮挤占了平价冷饮的身影,少则十几元,高则三四十元。今年的冷饮市场有什么变化?记者对街边小店、连锁便利店和冷饮批发店等地进行了走访。 钟薛高在市场上几乎销声匿迹 5月4日,记者来到南京太平南路的一家大型冷饮批发超市,这里摆放了十几个…

    7 5 月, 2024
  • “化肥思维”卖酒 赤水河酒能走多远 ?

    上市公司跨界卖白酒已不是新鲜事,而做好的却是凤毛麟角。除了产品自身的品质,营销思路及对酒版块的规划也决定了涉酒业务能否持久。赤水河酒正是化肥巨头史丹利跨界“染酱”的产物。其营销的“化肥思维”近日再次成为业界诟病的对象。 好酒定位 岂能“好喝”了之 “黄土地、黑土地施肥就用史丹利。”作为史丹利的硬核推广模式——广告轰炸,让其广告语家喻户晓。尝到甜头的运营团队再…

    9 7 月, 2024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winetimes@126.com.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关注消费志公众号(微信号:ixiaofeizhi)了解更多大消费领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