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负债114亿的“国民果汁”,又“杀”回来了?

640-206

出品/联商网

撰文/拾一

2021年,承载着不少人童年美好回忆的汇源果汁从港交所退市,并破产重整。彼时,负债114亿的果汁帝国的处境让不少人扼腕叹息。如今,曾经的“国民果汁”品牌似乎迎来了新的转机。

7月22日,国中水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诸暨市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的股份,收购完成后公司将累计持有诸暨文盛汇注册资本不低于8.16亿元,占其注册资本的比例不低于51%,从而成为诸暨文盛汇的控股股东。而诸暨文盛汇是上海文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北京汇源重整设立的持股平台公司,不做其他经营业务。

这意味,如果收购顺利完成,国中水务将拿下汇源果汁,借此机会,汇源果汁也有望重回资本市场。

01

从风光上市到破产重组

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汇源果汁,在过去30年里,对国内果汁行业影响深远。

“有汇源才叫过年”,早在1996年,汇源果汁通过豪掷7000万买下了央视春晚5秒钟的广告权,让这句广告语深入人心的同时,也让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之后,汇源果汁更是在发展上一路狂飙,成就了一代果汁帝国。

2007年,汇源集团在香港风光上市,筹集资金24亿港元,创下了港交所当年最大IPO纪录。

然而上市之后,汇源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从2008年起,其净利润大幅下滑86.11%。及至汇源上市10周年之际,汇源集团的总负债达到11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1.8%。2018年3月,汇源集团在公告中自曝存在42.82亿元违规关联借贷,汇源集团遭到港交所介入调查,股票也在当年被迫停牌。

之后三年,虽然进行了诸多努力试图“复牌”,但负债压力以及连年亏损,最终汇源果汁也没有满足复牌条件,黯然从港交所退市。

很长一段时间里,汇源是国内中高浓度果汁市场的霸主,为何最终落得破产重组的下场?

640-207

图/汇源果汁官方微博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2009年,商务部因反垄断终止了可口可乐公司控股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的交易,成为了汇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彼时,汇源集团为了促成这笔高达24亿美元的收购交易,在已有的果汁饮料加工产业之外,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了全产业链布局,先后在安徽、山东及湖北等多地建了水果加工基地。

与此同时,汇源果汁还削减了和可口可乐重合的销售渠道以及人员。根据数据显示,汇源果汁的员工在2007年底是9722人,到2008年底已经减少到了4935人,销售人员则从3926人减少到1160人。

结果交易告吹,打乱汇源发展阵脚的同时,也为其的后续经营埋下了债务隐患。之后数年内,汇源不仅资金出现紧张,遭受重创的销售体系,也再难恢复。

不仅从港交所退市,更是直接经历了破产重组的艰难历程。

02

押对宝的国中水务

作为即将控股北京汇源的投资方,国中水务何许人也?公开资料显示,国中水务主营业务涵盖了整个环保产业中的市政供水、污水处理、新型城镇分布式供排水一体化、工程技术服务、绿色可持续能源以及项目建设等多个领域。

但就是这样一家与饮料行业没有一点关系的企业,早在两年前便已开始押宝汇源果汁。

2022年6月,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了北京汇源的重整计划。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计划投入16亿元资金,成为北京汇源控股股东,重组后的北京汇源持有“汇源果汁”核心商标品牌和生产资产。

而早在2022年4月,国中水务就已选择与文盛资产合作,双方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拟共同投资重组后的北京汇源。公司于4月22日支付文盛资产履约保证金3亿元,但受北京汇源更新审计及评估报告、国内疫情导致文盛资产对北京汇源的增资和工商变更工作推进延迟等工作影响,导致双方项目合作进度延期。

到2022年年底,国中水务与文盛资产及其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合同》,文盛资产将参与北京汇源重整设立的持股平台即诸暨市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的31.481%的股份转让给国中水务,转让后国中水务间接持有北京汇源18.89%股份。

最后,国中水务通过三次收购,获得了诸暨文盛汇36.486%的股份,进而间接持有北京汇源21.89%的股份。

从结果来看,国中水务跨界投资汇源似乎也真的押对了宝。即使近年来市场份额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2023年,汇源项目为国中水务贡献了8283.63万元的收益,而当年国中水务的整体净利润为3003.86万,这意味者,国中水务能够实现盈利,汇源项目可谓居功至位。

640-209

图/汇源果汁官方微博

03

重现昔日荣光,道阻且长

能够再次获得国中水务注资,与汇源本身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汇源最终能否重新拿回果汁老大哥地位,目前还要打上问号。

从果汁赛道整体来看,在汇源衰落后,虽然没有诞生能够稳坐第一把交易的龙头品牌,处于群雄割据状态,但赛道上玩家数量依然不少。于汇源而言,除了统一、可口可乐、农夫山泉这些老对手,一些新崛起的新兴品牌同样不容小觑。

与此同时,果汁品类本身也正在经历阵痛期。有数据显示,中国的果汁行业在近十年呈现下滑趋势,2023年果汁饮料市场规模为743.7亿元,较2015年累计下滑20%,较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13.8%,2023年果汁销量为77亿升,较2019年下降21.4%,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为721亿元,同时指出该市场是由高单价的纯果汁拉动。而行业的式微无疑也成为汇源重新崛起的一大绊脚石。

除了这些外部因素,汇源自身同样也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640-208

图/汇源果汁官方微博

一方面,随着消费渠道的变化,便利店和电商渠道在饮料消费市场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传统商超渠道正在逐渐落伍,但从线上渠道的影响力来看,汇源也仍较其他饮料品牌有着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品牌年轻化也成为摆在汇源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大单品趋势下,汇源近年来依然只能靠“卖情怀”的营销方式拉伸销量,未曾有过真正“破圈”的新产品。只有在口味、包装、营销推广上抓住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汇源才能真正解决品牌老化的问题。

如今,成功破产重组后的汇源,已经度过至暗时刻,但想要重现品牌巅峰时的辉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含图片)来自网络或作者投稿,不代表消费志立场。发布者:ixiaofeizhi,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zhi.com/2024/7292/

(0)
上一篇 26 7 月, 2024 9:35 下午
下一篇 26 7 月, 2024 10:12 下午

相关推荐

  • 一年卖水收入超百亿,怡宝母公司要去港股上市

    港股有望再添一家包装饮用水企业? 近日,怡宝母公司递表港交所,引来业内关注。如成功上市,其也将成为农夫山泉之后港股上市第二个国内包装饮用水龙头企业。 目前,瓶装水市场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领域,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口感和价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未来,饮用水市场或将呈现多品牌竞争、品质化发展和消费者健康需求为导向的格局。 华润饮料冲击港股 4月23日,港交所官网…

    25 4 月, 2024
  • 百威英博前三季度净利润46.35亿美元,增长34%

    百威英博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百威集团实现收入449.27亿美元,同比增长0.04%(有机增长2.5%);实现净利润46.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35%;实现销量4338.77万千升,同比下降1.40%(有机增长-1.3%)。 2024年第三季度,百威集团现收入150.46亿美元,同比下降3.39%(有机增长2.1%);实现净利润20.71亿美…

    4 11 月, 2024
  • 茅台文化系列解读之二 |天人共酿酒香天成 ,从《茅台玖章》看一瓶烈酒的造物观

    10月11日,对茅台意义非同寻常。这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茅台酒节”,茅台正式发布企业文化手册《茅台玖章》。 国庆长假之前,贵州茅台上市23年以来首次回购公司股份,应和中国股市少有的上扬大势,股价快速回升,成交额刷新历史天量。而在一个月前发布的《2024年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之上,茅台以872.9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上升至第2位,成为榜单…

    17 10 月, 2024
  • 蒙牛真果粒携手康美包、爱回收发起【奶盒返航新生】主题活动

    近日,蒙牛真果粒、康美包与爱回收三方联合开展了一场奶盒“返航新生”绿色环保主题活动。该活动倡导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让闲置物品变废为宝,在让居民得实惠的同时,也为低碳环保贡献出一份绿色能量。 此次“奶盒返航新生计划”不仅是一次环保行动,更是三方品牌理念的深度融合。三方将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共同提升绿色低碳行动的效果和覆盖面,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回收…

    13 9 月, 2024
  • 消费降级下麦当劳也拼了:拟推5美元低价套餐 吸引低收入者重返门店

    据知情人士透露,麦当劳公司正计划在美国推出一项低至5美元的套餐,这家汉堡连锁店正希望这一低价套餐,能够吸引那些精打细算的美国消费者重新回到门店里。 据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透露,这份套餐可能包括一份麦香鸡汉堡(McChicken)或双层吉士汉堡(McDouble),以及薯条和饮料。 事实上,在麦当劳第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hris Kempc…

    11 5 月, 2024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winetimes@126.com.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关注消费志公众号(微信号:ixiaofeizhi)了解更多大消费领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