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年产近8万吨茅台酒,对茅台意味着什么?

2023年,茅台酒基酒产能逾5.7万吨。2024年,茅台 “十四五”技改项目稳步推进中,施工已全面铺开,预计完工投产后,茅台酒基酒产能有望接近8万吨。这是茅台在全国白酒产能连续七年下降(据中国酒业协会统计数据)的大背景下的逆势增长。

据了解,“十四五”技改项目已正式启动,计划持续至2028年,投入资金155.16亿元,落地于茅台镇太平村和中华村,目前全面启动施工,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902.62亩,建设制酒厂房68栋、制曲厂房10栋、酒库69栋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可新增茅台酒实际产能约1.98万吨/年,储酒能力约8.47万吨。

640-240

本次扩产创造了茅台“单次扩产规模最大、投入最高”等多项新纪录,项目进度备受外界关注,也在贵州茅台年报有所体现。据年报数据,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进度2023年已达19%,截至2023年末,累计投入资金已达12.03亿元。

产能提升是茅台发展的一大课题,也是行业的共同目标。行业看头部,头部看茅台。

增长,源于产区资源分配的优势,也源于头部企业的行业引领责任。

行业资源倾斜,产区优势显现

借力行业结构调整

3月22日,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六次(扩大)会议上,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2023年度酒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白酒行业实现总产量629万千升,同比下降5.1%。而这已是白酒产量的连续第七年下降。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执行会长、长江风酝商学院院长铁犁认为,连续7年白酒产量下降,甚至于今年春糖极为明显的分化分流势头,无不表明白酒已完全迈入存量竞争的时代,这时稳定信心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前所未有。

茅台酒产能一直是投资者和行业关注的焦点。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贵州茅台缓解供需矛盾的需求迫切,在白酒行业集中化、规模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需要继续以大规模投资站稳白酒行业的龙头地位。

回顾茅台的企业发展历程,由于其不可易地、周期长的酿造工艺特性,产能无法满足需求是产业增速的较大障碍。立足白酒的存量竞争时代,在保证品牌与品质势能的前提下,产能支撑是企业实现周期穿越的关键因素。

于行业而言,酱香酒逆势发展是产区效应解构了市场格局的一种体现,更是规划下一步巩固消费市场的必要前提。3月25日,权图酱酒工作室发布了酱酒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酱酒产能约75万千升,同比增长7.1%。实现销售收入2300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利润约940亿元,同比增长8%。酱酒行业增长惯性仍在持续,白酒市场向酱酒、向茅台倾斜,为产能突破奠定良好基础。

适配市场需求,打破产能约束
全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度,贵州茅台营收和净利润,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营业总收入1505.6亿元,净利润775.2亿元,增速全部超过18%,均是2019年以来的增速最高值。其中,茅台酒全年营业总收入1265.89亿元,占贵州茅台营业总收入的逾84%,是绝对的基本盘。

如今茅台酒已是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苹果手机齐名的千亿大单品,市场需求可见一斑。

长江酒道指出,洞悉飞天茅台价格良性、稳态的市场表现,有六大因素为其筑牢坚实底盘:第一,中国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第二,中国中产阶级的壮大;第三,茅台行业领袖的龙头地位;第四,社交功能需要茅台的赋能;第五,“少喝酒,喝好酒”消费观念的转变;第六,渠道为茅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尤其是在中国酒业步入新一轮产业深度调整期后,茅台酒仍是供不应求的大流通单品,依旧保持着“一骑绝尘”的市场姿态,为行业注入产业发展的信心和稳定力。

历史上,茅台酒在1978年首次突破千吨大关,到2003年才突破年产能万吨大关,受制于复杂的酿造工艺,产能缓慢增长。

640-241

茅台酒作为超高端白酒的营收增长,除了产量的提升,更在于飞天茅台之外还有 “非标茅台”,如精品茅台、生肖茅台、年份茅台、散花飞天、纪念酒、100ml小包装茅台等等,形成了一个拉动茅台价值大幅提升的庞大产品矩阵。

据东方证券在2022年初的研报,非标茅台在2021年贵州茅台白酒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已经高达约39%,仅次于飞天茅台的49%。

这样的产品矩阵,除了需要产能支撑,还离不开储能。茅台酒生产每年需留存一定量的基酒,用于茅台酒勾兑,符合5年出厂条件的基酒可能在未来数年都会作为产品出现,这也是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要求提升储酒能力的重要原因。

《2023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中显示,在产能方面,当前白酒产能扩张以名酒企业的优质产能为主,白酒六大产区平稳增长,未来规划的产能较大。

与此同时,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也遵循绿色环保的理念对项目进行规划,着力打造生态化、组团化、人性化、集约化、标准化、地域化、长寿化、智慧化、低碳化园区。产能的提升基于产区环境的准许,保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条支线都得到驱动。

 

文/今时品牌实验室 清月 岳旺

本文转载自清月 岳旺,只做仅供交流学习之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消费志立场。若侵犯原作者版权,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
上一篇 17 5 月, 2024 10:34 下午
下一篇 17 5 月, 2024 10:52 下午

相关推荐

  • 把易拉罐变成全面屏!百事已经next level了

    在碳酸饮料的战场上,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较量从未停歇。长久以来,可口可乐一直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而百事可乐则一直在寻找突破口。最近,百事可乐以一款颠覆传统想象的产品,来刷新消费者的认知,同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创新精神——他们把易拉罐变成了“全面屏”,推出了一款名为“Smart Cans”的智能罐。 图片来源:the dieline 这款在戛纳国际创意节上亮…

    14 7 月, 2024
  • 精准抗老市场新突破!绽媄娅发布全球首个“球PDRN”护肤品

    当护肤市场从“概念”走向“科技”,本土美妆企业的较量已升级为科研实力的较量。科技与美妆的融合,驱动着行业向上升级,也助推国货品牌走向台前。 然而,科技不是空中楼阁,面对内卷的美妆市场,国内品牌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实际竞争力,跨越市场波动,实现长期增长。 再生医学精准抗老品牌绽媄娅,给出了确定性答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基石的长…

    6 12 月, 2024
  • 李子园净利大幅下降,这些原因如何影响?

    近年来,含乳饮料增长乏力。一方面,非刚需,替代品多;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当下消费者对控糖、低脂的健康需求。日前,李子园的业绩就显示,今年上半年,利润同比下滑了近三成。 销售费用大幅增长 9月10日,“甜牛奶第一股”李子园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记录,该公司上半年营收略有下滑,促消费以及相关费用增加,导致利润下滑。 报告期内,李子园实现营业收入6.79亿元…

    11 9 月, 2024
  • 海天味业业绩之压:经销商两年减少 1000 家,遭多家券商下调盈利预测

    《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民以食为天,与餐饮息息相关的酱油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一瓶酱油的生意能做多大,” 酱油巨头 ” 海天味业对这个问题一定有着较大的话语权。 日前,调味品行业巨头海天味业发布 2024 一季度及 2023 年业绩报告,披露一季度业绩回暖、2023 年全年营收、净利双下滑等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海天味业在…

    大公司 2 6 月, 2024
  • 蒙牛新总裁首谈一体两翼,比拼“高度”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在上任蒙牛总裁之后,高飞迎来了第一次独立发言的业绩会,没有“段子手”卢敏放的金句,这一次半年报业绩会的气氛更多了几分凝重。 今年不是乳业的好年份,从春季礼赠市场疲软开始,上半年的乳业消费市场一直处于弱复苏的状态。不过蒙牛乳业还是交出了一份充满韧性的半年成绩单,实现收入人民币446.7亿元,有一成左右的下滑,但实现经营利润31.2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0.6…

    30 8 月, 2024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winetimes@126.com.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关注消费志公众号(微信号:ixiaofeizhi)了解更多大消费领域内容!